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一)毕业生规模
我校2019届共有毕业生7112人,其中毕业研究生566人,本科毕业生6546人。毕业研究生来自14个学院(中心),分布于43个专业;本科生来自15个学院,分布于58个专业。
(二)毕业生学历层次结构
我校2019届7112名毕业生中,研究生566人,本科毕业生6546人,分别占2019届毕业生总人数的7.96%和92.04%。(图1)。
(三)性别结构.
我校2019届毕业生中,男生3907人,女生3205人,性别比为1.22:1(男:女)。其中,毕业研究生、本科毕业生性别比分别为1.24:1、1.22:1。(图2)。
(四)生源结构
1、毕业研究生生源结构
我校30.7%的研究生毕业生生源地在“西南地区”;生源在“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北部沿海”的比例分别为25.2%、22.36%和9.9%(图3)。
2、本科毕业生生源结构
我校76.05%的本科毕业生生源地在“西南地区”;生源在“黄河中游”、“ 长江中游”和“北部沿海”的比例分别为9.2%、5.2%和4.3%(图4)。
(五)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结构
1、研究生毕业生学科门类分布
2019届毕业研究生中,工学毕业研究生占53.7%,管理学毕业研究生占33%,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医学毕业研究生分别占3%、5.8%、2.4%和2.2%、(图5)。
2、本科毕业生学科门类分布
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工学本科毕业生占50.12%,管理学本科毕业生占27.68%,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本科毕业生分别占5.67%、7.1%、3.73%和3.41%(图6)。
二、毕业生就业率
截止到2019年12月17日,我校2019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5.25%;其中研究生就业率95.41%,本科生就业率82.84%。
(一)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
2019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
|
院系
|
专业
|
就业率%
|
全校
|
|
95.41%
|
车辆工程学院
|
车辆工程
|
100.00%
|
车辆工程
|
98.1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学
|
100.00%
|
材料加工工程
|
91.67%
|
材料工程
|
100.00%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100.00%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100.00%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100.00%
|
计算机技术
|
94.74%
|
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3.33%
|
生物医学工程
|
85.71%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69.23%
|
化学化工学院
|
材料化学工程
|
85.71%
|
化学工程
|
100.00%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
|
100.00%
|
会计
|
96.46%
|
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85.71%
|
企业管理
|
50.00%
|
旅游管理
|
83.33%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100.00%
|
重庆知识产权学院
|
知识产权管理
|
100.00%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100.00%
|
机械电子工程
|
100.00%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100.00%
|
精密仪器及机械
|
100.00%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100.00%
|
机械工程
|
97.22%
|
工业工程
|
100.00%
|
理学院
|
基础数学
|
100.00%
|
应用数学
|
100.00%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100.00%
|
统计学
|
100.00%
|
光学工程
|
100.00%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92.86%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电气测试技术与仪器
|
100.00%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100.00%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100.00%
|
光电信息获取与处理
|
100.00%
|
电气工程
|
100.00%
|
经济金融学院
|
区域经济学
|
100.00%
|
金融学
|
100.00%
|
产业经济学
|
100.00%
|
国际贸易学
|
100.00%
|
劳动经济学
|
66.67%
|
资产评估
|
88.24%
|
两江国际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50.00%
|
(二)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
院系
|
专业
|
就业率%
|
全校
|
|
82.84%
|
车辆工程学院
|
工业设计
|
69.70%
|
车辆工程
|
80.87%
|
汽车服务工程
|
78.7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86.11%
|
装甲车辆工程
|
84.21%
|
产品设计
|
77.78%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86.6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85.59%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80.00%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87.50%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3.33%
|
软件工程
|
80.71%
|
网络工程
|
94.74%
|
物联网工程
|
90.00%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97.18%
|
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制药工程
|
80.36%
|
生物医学工程
|
87.14%
|
生物工程
|
79.41%
|
药学
|
86.84%
|
化学化工学院
|
应用化学
|
82.35%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87.8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85.71%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
|
87.55%
|
财务管理
|
82.41%
|
审计学
|
82.05%
|
管理学院
|
广告学
|
74.03%
|
工商管理
|
87.18%
|
市场营销
|
88.61%
|
人力资源管理
|
86.41%
|
行政管理
|
89.74%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90.28%
|
土地资源管理
|
88.75%
|
物流管理
|
88.64%
|
旅游管理
|
85.62%
|
重庆知识产权学院
|
知识产权
|
78.74%
|
社会工作
|
82.86%
|
电子商务及法律
|
84.81%
|
外国语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86.96%
|
英语
|
87.01%
|
应用技术学院
|
金融学
|
76.2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72.4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73.75%
|
软件工程
|
77.63%
|
会计学
|
54.50%
|
物流管理
|
81.29%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82.71%
|
机械电子工程
|
77.69%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80.56%
|
工业工程
|
92.31%
|
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78.95%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81.94%
|
应用物理学
|
88.61%
|
应用统计学
|
84.21%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89.47%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94.09%
|
电子信息工程
|
94.44%
|
通信工程
|
87.18%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90.41%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72.31%
|
自动化
|
90.65%
|
经济金融学院
|
经济学
|
71.43%
|
金融学
|
78.47%
|
金融工程
|
75.3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73.13%
|
两江国际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90.6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2.00%
|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
我校2019届毕业生中,多数毕业生在西南地区就业(其中,60.25%的研究生毕业生在“西南地区”就业;68.25%的本科毕业生在“西南地区”就业;(图7),其次主要为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地区。
(二)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
1、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
我校研究生毕业生在“制造业”和“金融业”就业较多,其比例分别为27.2%和13.8%。在“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就业的研究生比例分别为12.4%、11.6%和8.1%(图8)。
2、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
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较广,其中27%在制造业就业,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和“金融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比例分别为15%、6.1%和4.9%(图9)。
(三)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类型分布
我校2018届毕业生主要在企业就业,其中毕业研究生分别有18.6 %、8.4%和44.1%的在“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其它企业”就业;本科毕业生分别有15.6%、9.2%和42.38%在“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其它企业”就业(图10)。
(四)毕业生就业类别分布
我校毕业生就业类别主要为“签就业协议”,其中研究生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分别为85.69%和62.76%(图11)。
四、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就业区域分布趋势
1、我校毕业生就业主要地域(超过80%)为西南(川渝)地区、东部南部沿海,其中,在西南地区就业比例较为稳定;到北部沿海、东部和南部沿海就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其中,本科生在北部沿海就业的比例由4.5上升至5.2,在东部沿海就业的比例由7.2上升至7.5,在南部沿海就业的比例由7.1上升至7.4),毕业生就业城市类型较为稳定,其中“一线”(北、上、广、深) 城市为7.9%、 “二线”(主要省会城市)城市为75.8%。
2. 留渝毕业生主要稳定在“主城区”和“渝西片区”就业。2019届毕业生,在主城区就业为78.07%、在渝西片区就业为15.23%、在渝东北片区就业为6.54%、在渝东南片区就业为1.73%。其中,留渝研究生毕业生中,分别有61.76%、15.02%在“主城区”、“渝西片区”就业;在留渝本科毕业生中,在“主城区”、“渝西片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为74.8%、12.6%。
(二)就业行业分布趋势
1、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多元化趋势明显,总体在“制造业”就业比例有所上升,其中,研究生在三资企业、其他事业单位、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教育等就业比例逐年增长,本科生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基层项目、升学、出国出境等领域比例增加。
2、留渝本科毕业生在“制造业”就业比重较大,其中服务于智能制造相关产业的毕业生增长较快。在全校本科毕业生中,有29.12%在制造业就业,其中留渝就业毕业生有27%在“制造业”就业,15.1%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电气工程、自动化、计算机、软件工程、通讯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在制造业中的需求呈高增长势态。
(三)就业结构和质量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升学、出国、自主创业、基层项目(含西部计划)就业等方面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其中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较上年增长23.6%,基层项目(含西部计划)增长5.8%。我校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商业服务业、电力相关行业等行业。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领域分布更加合理,其中在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相关行业和商业服务业就业的毕业生增长明显;到三资企业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长,到中央企业和各行业代表性企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既优化了就业结构,也提升了就业质量。
五、就业反馈教育教学情况
(一)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和推荐度
我校毕业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为85.3%;对母校的推荐度为82.6%,高于全市同类比例。
(二)对母校教育教学的评价
1、对专业课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必修课的满意度为86.3%,74%专业的毕业生对学校必修课的满意度在85%以上。86.7%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必修课数量“适中”,毕业生对自己学习收获的满意度为80%,均高于全市同专业比例。
2、对教学实践环节的评价
86.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实验条件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88.5%的毕业生参加过实习,毕业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度较高,达到76.8%。毕业生对学校实习指导的满意度为80.1%。
3、对任课教师的评价
毕业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好评率为97.6%,毕业生对学校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满意度为83.2%, 82.6%的专业毕业生对学校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满意度在80.0%以上。毕业生对本专业任课教师基本素养感到最满意的方面是“所教学科知识水平”其次是“示范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毕业生对教师指导的评价
91.3%的毕业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最希望教师在专业“学习过程”方面给予重点指导,其次是“人才培养计划介绍”和“学习计划制定”。毕业生最希望指导教师的指导形式是多开展“专题讲座”,其次是“座谈讨论”和“个别谈话”。毕业生认为指导教师对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效果达成度为86.1%,高于全市同类比例。
5、毕业生对教育教学管理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生管理的好评率为90.8%;毕业生对教学过程管理的好评率为94.7%,均高于全市同类比例。
(三)毕业生对就业创业教育指导的评价
1、对就业教育、指导的评价
86.7%的毕业生学习过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学习过就业指导课程的毕业生认为该课程对自己的帮助度为69.5%,毕业生认为就业教育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是“学生接受就业教育的意识”,其次是“就业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毕业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满意度为79.8%,高于全市同类比例。
2、对创业教育与实践服务的评价
35.9%的毕业生参加过创业教育,毕业生主要通过“创业讲座”“创业理论课程”和“创业培训”学习创业知识。毕业生认为学校创业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程教材偏理论,缺失实践指导价值”其次是“创业教育与自身专业结合不够紧密”。
在参加过创业教育的毕业生中,有20.9%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有过经营性的创业实践活动,接近三成的创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创业成功。毕业生创业存在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商业经验”,其次是“缺乏启动资金”和“缺乏团队”。
3、对就业服务工作的评价
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为85.8%,高于全市同类比例。
就业信息充分。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为“学校就业网站”,其它渠道主要有“校内招聘会”、“招聘单位网站”、“校外招聘会”和“专业求职网站”。毕业生离校前获得与本专业对口的就业信息量较大,超过90%的毕业生都在离校前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就业信息量5条以上,其中36.8%的毕业生获得20条以上,获得16-20条、11-15条、6-10条的比例分别为10.2%、20.7%、28.7%和13.0%。
获得面试机会较多。87%以上的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获得过多次面试机会,其中获得5次以上的为35.7%,获得2次以上的为46.8%。
(四)教育教学改进举措
1、就业与招生联动
学校按照《重庆理工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和《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点建设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强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和反馈,紧密围绕“三个适应”,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学生未来全面发展,以反馈结果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招生改革,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落实以学生为本、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面向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和联合办学,推进协同育人,学校在持续开展了东风小康“3+1”教改班、“长安智能汽车班”、 宗申“3+1”教改班、中软国际教改班后,进一步挖掘资源,
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建设校内外一体化工程实践平台,打造“零适应期”的就业优势;与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恩梯梯数据(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NTT DATA全资子公司)、深圳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天源迪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签订协议,共同培养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与新东方学校、学而思培训学校等签订协议,合作培养教育培训类人才;与重庆百吉电器有限公司等签订协议,共同培养管理复合型人才。学校面向企业行业实际需求,合作开展企业行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共覆盖全校30多个本科专业。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毕业生更好的就业。
六、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举措
(一)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就业工作保障体系。
学校明确了以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为工作中心的“12333” 就业工作新思路,即聚焦一个中心、明确两点定位、实现三个提升、实施三项计划、建设三大工程。在此基础上,学校全面落实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协同推进,改变上紧下松的局面。采用“招生就业处统筹,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学院主体实施”的工作方式,形成“学院书记、院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学办、专业系室、班导师、硕士生导师全员参与抓”齐抓共管的“大就业”工作格局。相关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协同推进就业工作,研究生院、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学生处、武装部、校友工作办公室、团委等结合部门实际工作,在升学、出国、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参军入伍、联系地方校友、基层就业项目等方面都充分发挥了作用,进一步保障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二)搭建优质就业“有形市场” ,发挥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主动出击,稳定老市场,拓展新市场,整合各方资源,开辟新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充足有效的需求信息。一是学校关注服务国家和重庆地方经济发展,注重市场调研反馈,主动与市内外经济园区、人才服务机构、企业集团、产学研基地等联系与合作,积极开发重点产业和领域的就业岗位。二是充分依托信息化场地建设优势,坚持“请进来”、坚持“专题化、区域化、集团化”做好校园双选活动。中国兵装集团、中铁集团公司、中交集团公司、中国核电、中国大唐集团、重庆机电集团、中船重工等大型企业集团或子公司均到学校举办宣讲会或专场招聘会;先后举办中国兵装集团、中船重工、重庆机电集团、川仪股等8场集团化专场双选会,举办四川双流、两江新区、巴南经济园区、浙江绍兴、浙江嘉善、江苏常熟等10场区域化专场双选会。三是积极发挥学院能动性,围绕专业特色举办汽车行业专场、电气电子类、数据分析类、知识产权类、财经语言类、IT类、材料类、管理类、生物医药类、社会工作类等10场双选会。
(三)优化毕业生就业结构,积极服务毕业生多元化就业需求。
学校结合社会发展需要,针对不同需求、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毕业生群体,开展点面结合、精准化、个性化的教育引导、政策解读和就业服务,满足学生多元化就业需求,进一步优化了毕业生就业结构。一是完善基层就业激励制度,出台《重庆理工大学关于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的奖励办法》,直接面向140名基层就业个人发放奖励41万元。二是按计划逐一落实“选调生”、“西部计划”、“选聘到村任职”、“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和专项项目。通过邀请校友返校现身说法、西藏专项志愿者故事分享、区县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专场招聘等活动形式,动员鼓励引导毕业生服务西部,投身志愿者队伍,2019年基层项目(含西部计划)较上年增长5.8%。三是不断完善政策和激励办法,加大力度,常抓不懈,持续提高升学深造毕业生比例,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较上年增长23.6%。四是认真落实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配合兵役机关,切实加强宣传引导,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做好跟踪服务。
(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增强毕业生就业力竞争力。
学校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深化 “3+1”、“2+1+1”、“3+2”、“2+2”等国际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等培养模式,重构通识教育、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二是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按类招生改革以及卓越人才培养、工程专业认证等方面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是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科研创新、技能训练、学科竞赛、社会实践、课外科技与创业等活动。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课程体系建设、生涯规划大赛、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精准就业帮扶等多维度,构建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一是坚持全程化的就业创业课程服务体系,将专业导论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课、就业指导等课程,从大一到大四,贯穿于整个大学始终。二是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引入企事业单位招聘团队开展培训与学生实训,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三是学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打造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信息、国家相关帮扶政策、毕业生创业热情和数量持续增加;四是加强精准指导与帮扶,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个体咨询室,开展了团队辅导活动和个体咨询,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建档造册,实施精准帮扶,帮助他们努力实现就业。